菌类文化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密码就在这些祁连宝藏里

绿水青山出“宝”

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甘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只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能成为宝贵财富。 – 习近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通讯员 王伟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地区。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有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真菌。

“真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也是祁连山生态系统的‘晴雨表’。真菌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完善程度,它与动植物共同维护着生态平衡。”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药用真菌学会主席李宇此前在祁连山考察真菌时曾说过这样的话。

近年来,我省在全力推进祁连山生态修复和治理的同时,祁连山真菌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系统工程也同步启动。 发展潜力巨大的菌类产业正逐渐从祁连山向祁连山演变。 实验室深入田间、工厂、市场,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河西学院教授、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主任魏胜龙说。

8月中旬,在张掖市河西学院一角,有一大片实验田,果香扑鼻,绿意盎然。 不起眼的日光温室里,灵芝树正在蓬勃生长。 “这是我们今年6月份开始试种的灵芝,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培育,从目前的生长情况来看,灵芝在实验室的试种栽培是成功的。”魏胜龙说。

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位于河西学院,致力于祁连山地区野生真菌资源的研究与保护以及食用菌新品种的驯化选育。 目前,实验室已采集真菌标本2万余份,发现新种8个,新记录种165个。 祁连山有野生珍稀食用菌15种,其中8种已试育成功。

这个暑假,韦胜龙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并没有休息。 他们重点研究祁连山真菌的保护与利用。 “灵芝是中国药典收载的药物,具有特定的医疗功效,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充分证实了它的医疗价值。” 魏胜龙说道。

“过去,人们种植灵芝只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 现在我们研究灵芝,一方面是作为科技产品来探索其药用保健价值,另一方面是利用灵芝的文化价值来探索祁连山的真菌文化。 ,衍生产业链。”魏胜龙更看重的是,灵芝作为我国菌类文化的代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在祁连山菌类文化博物馆,记者看到以灵芝为主题的玉如意、蘑菇图案的砚台、各种菌类造型的盆景、菌类字画等琳琅满目。 “我们要用摄影的艺术来拍摄它,用绘画的艺术来画它,用雕刻的艺术来雕刻它,用歌唱的艺术来唱它,用刺绣的艺术来绣它……”魏胜龙说。

在他看来,祁连山就像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为河西走廊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在张掖市,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张掖市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熟。

目前,我省河西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祁连山菌类文化的探索,将有效提升河西走廊旅游文化品位,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祁连山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以另一种方式给山下的人们送去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