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人工促繁带富农民
竹篮一挎,罗兴保开始了雨季的每日巡山。山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的集体山林,罗兴保承包了山上野生菌采摘权。尽管雨季之初松茸行情最俏,可罗兴保遇到才冒头的松茸并不急着采摘,而是小心翼翼地用松针给松茸搭起“房子”,等松茸成熟后再来采。
过去,村里人不等松茸长大就采,卖不出好价。遇到开伞老茸也不放过,导致孢子来不及播散,松茸繁殖受阻,就连采挖也不规范,不是摘后覆土,而是用铁耙子连根挖,导致菌塘受到破坏。那几年,运气好、勤上山的村民,一个月采摘松茸就能卖好几万元。然而,无序采挖的后果很快显现。松茸纤细的菌丝与松树、栎树共生,地下发育五六年才能破土而出准备繁殖,不规范采挖不仅浪费了童茸、老茸,还破坏了已有的菌塘,造成松茸产量断崖式下降。
云南野生菌市场上,松茸摊位越来越多,销量却越来越少。恢复、提高松茸产量,直接关系山区生态和群众增收。云南多地探索“包山采菌”制度,通过分片竞包的方式,将集体山林野生菌采摘权承包给有能力采菌、护菌的人统一管理、采摘、销售,以制度创新引导村民规范采摘,促进野生菌种群恢复。
2009年开始,罗兴保成为村里“包山采菌”的一员。去年采摘季结束算账,罗兴保挣了8万多元。目前,五街镇“包山采菌”面积达50万亩,去年野生菌产量达1450吨,产值7950万元。南华县野生菌产业综合产值达46亿元。
有了制度激励,“包山采菌”为野生菌人工促繁、人工增产创造了条件。为了让承包的山林产出更多更好的干巴菌,昆明市宜良县小哨社区农民刘自明每天上山,清除菌子周围杂物,还为菌塘搭起通风、暖湿的小草棚,采取喷灌、滴灌等措施,提高野生菌产量和品质。天然的干巴菌菌塘一年出一小朵菌,通过人工干预,刘自明的菌塘一年能出3至4朵干巴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野生菌人工促繁带动村民致富。刘自明承包的近700亩山林的野生菌采摘权,每年交给村集体承包费就有20万元。村里蹚出了一条“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为了深入实施“包山采菌”制度,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推出了野生菌分级收购措施,通过严管收购环节,倒逼村民科学采摘,保护野生菌资源。“我们规定,未达5厘米的童茸、已开伞的老茸禁止采收。”德钦县农业农村局农村环境与能源服务站农艺师鲁追劳生说,“松茸采摘期前一个月,我们就去各松茸市场宣传政策、培训收购商和村民准确识别‘菌龄’。现在大家有了共识,童茸、老茸不能采收,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网”或“中国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在运动时长方面,江山建议,一般一周保持3次有氧运动或2次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应包括10—15分钟的热身环节,20分钟训练,再加10分钟平复环节。喘病患者在夏天往往会因为喘气变得顺畅而忽视药物的规律使用,当药物使用不规…[详细]
(记者王美华)为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改善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详细]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完善手术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科学规范、责权清晰、运行顺畅的管理机制。[详细]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