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市场

2015年第四季度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

据全省人力资源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各观察点报告,2015年四季度现场招聘会进场用人单位897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5.99万个;招聘网站新增会员用人单位3万家次,提供职位15.1万个,整个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稳中趋缓的态势。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四季度市场用人需求的活跃度有所下降,市场活跃指数为78.10[1],低于去年同期的85.03。现场招聘会接待用人单位减少1138家次,减少11.26%;投放招聘职位同比减少1.44万个,减少8.26%。现场招聘需求指数为70.76[2],达到全年最低点。

网站招聘需求则呈现出稳中趋缓的趋势,招聘网站新增会员单位3万家,同比增加285家,增加0.96%;网上发布职位15.1万个,同比减少10311个,减少6.39%。

参加现场招聘的小微企业数量增幅较大,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下的用人单位需求同比增加34.17%,员工人数在50-300人的用人单位需求同比增加6.28%,而员工人数在301-1000人的用人单位同比减少36.69%。从用人单位类型看,个体工商户同比增加77.88%,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市场上小微企业用工活跃度相对较高。

四季度现场招聘会用人需求量排在前十位的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占到市场总需求量的87.5%,需求集中度较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以往吸纳就业的主体力量需求有所回落,同比分别减少17.51%、3.63%和21.56%。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教育等新兴行业需求较为活跃,同比分别增长36.86%、33.78%和13.45%。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业需求量增幅明显,同比增长13.08%,但建筑业需求则继续减少,同比减少14.04%,房地产业和建筑业需求的反向变化也印证出房地产新增供给趋于收紧,但房地产交易仍然较为活跃的市场状况。总体看来,计算机、金融等新兴产业用工需求有所放大,成为稳定市场有效吸纳就业的关键因素。

四季度进入现场招聘会的求职个人18.69万人次,同比减少11.17%,供给指数为83.05[3];招聘网站新增求职简历67.13万份,同比增加2.18%,整个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相对较为充足。市场求人倍率为0.86,同比增加了0.03,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这主要与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和需求两侧总量同步减少有关。

四季度用人单位提供的平均薪酬为2397元/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04元,也成为全年最低点;求职个人期望薪酬为2990元/月,同比增加65元。薪酬供需差距为593元,说明市场薪酬供需分歧较大,供需差距进一步拉开,同时也表明尽管目前用工需求没有出现大幅回落,但用工单位的经济支付能力趋紧,需要警惕后续市场出现需求乏力的局面。

从关中、陕南、陕北三地情况看,陕北地区薪酬供需水平均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关中地区求职供给量最大,薪酬供需水平对全省影响最大,陕南地区薪酬供需水平差距最大,薪酬供给水平远远低于个人预期。

说明:指数系统主要应用人力资源市场活跃指数、需求指数和供给指数三项来说明市场的动态变化。指数的基期是根据人力资源市场历年供需数据拟合而成,以2013年4季度作为基期,设为100。

[1]人力资源市场活跃指数是指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总体的活跃程度,主要影响因素是需求指数、供给指数和求人倍率指数三项,指数相对于基期100越高,则活跃度越高。

[3]供给指数指人力资源市场求职个人供给的活跃程度,指数相对于基期100越高,则活跃度越高。